南A中心“中国—东盟可信数据专区测试版”建设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近日,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以下简称南A中心)传来好消息:由南A中心工作专班规划建设组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广西壮族自治区分公司(以下简称广西联通)、广西南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推进的“中国—东盟可信数据专区测试版”建设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青算入桂”顺利落地、国际专用通信电路首期建成、可信数据专区建设加速推进,为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发展注入新动能。
成果取得的背后付出了多少努力?对南A中心而言意味着什么?将给南宁乃至广西加快构建中国—东盟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带来哪些帮助?8月26日,记者来到南A中心展示中心进行探访。

初步建成的跨区域算力协同体系,可为人工智能产业创新提供坚实的算力底座。图为南A中心展示中心。 记者叶子榕 摄
快!攻坚克难力促项目提速
8月26日下午,在南A中心展示中心机房内,一台台黑色机柜整齐排列、指示灯闪烁运转,这里便是“中国—东盟可信数据专区测试版”的“数据加工区”。南A中心工作专班规划建设组工作人员与广西联通技术人员对系统进行联调测试,同时完善周边线路布设与环境配置。
在南A中心“中国—东盟可信数据专区测试版”的建设过程中,面对招标、设计、拆旧建新、设备定制与安装等多工种、全流程的复杂局面,南A中心工作专班充分发挥统筹协调和攻坚保障的关键作用,发扬“能干事、干成事”的优良传统和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铁军作风,高效整合资源、科学组织施工,实现了各环节无缝衔接、全过程优质高效。
“我们开展了高频次、多层次的跨部门协调和现场攻坚,创新推出‘分模块利旧、分段式交付’建设方案,提前15天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在关键任务上实现了实质性突破,确保了‘中国—东盟可信数据专区测试版’在本届东博会召开前投用。”南A中心工作专班规划建设组组员庞艺飞介绍。
通!“青算入桂”成为现实
发展人工智能,算力是不可或缺的基础“能源”。此次“中国—东盟可信数据专区测试版”建设的一大技术亮点是打通青海至广西的高性能算力直达链路,实现了优质绿色算力资源跨省调度和高效支撑,形成了“青算入桂+本地算力”双层融合体系,初步建成了跨区域算力协同体系,可为人工智能产业创新提供坚实的算力底座。
与此同时,首期国际专用通信电路——南A中心展示中心至老挝直达通信电路全面建成并投入试运行,传输速率与稳定性均达到设计标准,数据传输延迟低至毫秒级,大大提高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数据流通效率,夯实合作基础。
这意味着,南A中心一头连着青海充沛的绿色算力,另一头连着广阔的东盟市场。“随着‘青算入桂’顺利落地,青海的算力得以快速引入广西,有力支撑南宁乃至广西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南A中心展示中心至老挝直达通信电路的建成,有利于提升双方的数据互联水平,更好地助力本土企业在老挝落地,也为中国企业‘出海’、拓展东盟市场铺就数据‘高速公路’。”广西联通产业互联网研究院副院长唐金辉说。
联!提升数据安全协同能力
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中国—东盟数字经济合作与人工智能创新合作发展。目前,“中国—东盟可信数据专区测试版”建设正加速推进,该专区核心硬件设备已全部完成部署调试并启用,系统软件部署正按计划高标准推进,预计在第22届东博会举行前实现与东盟境外分中心、中国—东盟可信数据空间及智算中心的全流程、高安全、可信互联互通,持续增强数字基础设施安全可控能力。
“下一步,南A中心工作专班将继续提高政治站位,持续强化数字基础设施支撑,全面提升数据安全协同能力,不断提升国际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为加快推动广西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打造面向东盟的人工智能国际合作高地注入澎湃动力。”庞艺飞说。

1.
2.
3.
来源丨南宁市融媒体中心 记者韦静 实习生韦颖
编辑丨李一帆
校对丨张 威
二审丨 陈叶萍
三审丨陈满运 刘晓婧南宁日报新媒体出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