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文章网 手机版

环球时报社评:调整“安美经中”,韩国需先做好这道必答题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7 00:10:00    

韩国总统李在明8月25日应邀在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发表演讲时表示,“安美经中”的逻辑不可能再维持下去了,引发广泛关注。李在明认为,过去,“在美国尚未强力遏制中国之前,韩方确实坚持‘安美经中’路线”;近几年,随着中美竞争“愈发激烈,相应的供应链也出现调整,因此再维持那种逻辑已不再可行”;如今,“尽管美国在某些领域与中国存在竞争关系,但在其他领域也与中国展开合作”,因此在涉及中国的问题上,韩国“与美国的出口管制和供应链管控保持了一定距离。由于我们与中国的地理位置非常接近,所以我们仍在与中国保持关系”。

所谓“安全靠美国,经济靠中国”的“安美经中”路线,曾是韩国在大国博弈中谋求利益最大化的务实路径。它承认了韩国在安全上对美国的依附,也正视了在经济上与中国的密切联系。我们理解并尊重韩国基于历史联系与安全考量而作出的同盟选择。但当下的韩国,似乎正在将“别无选择”当作一种战略懈怠的借口,从而回避了那个更艰难的课题:作为一个实力不俗的中等强国,如何在一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代,坚守并扩大自身的战略自主空间?

当“安美经中”路线被描述为一种“过去式”,当“别无选择”成为韩国对外政策的最新注脚时,实质上是将韩国的国家利益,置于从属于美国全球战略的次要位置。美国对华遏制与局部“脱钩断链”的战略,其出发点是维护自身的全球霸权,并不是为了保障盟友的安全与经济利益。当韩国企业受制于美国对华出口管制清单、不得不舍弃部分中国市场时,不正是“别无选择”带来的苦果吗?经济利益受损,国家安全又何以稳固?这笔账,首尔的政治精英和财团高管们理应算清楚。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被奉为圭臬的“安美”路线,是否为韩国带来了真正的安全?恰恰相反。过去几年,在韩美同盟不断强化所谓“威慑力”的背景下,朝鲜半岛紧张局势出现螺旋升级,韩国社会蔓延着空前的安全焦虑。同时,当尹锡悦前政府选择更深度地嵌入美国主导的、具有明显排他性和对抗性的“印太战略”,甚至参与构建针对特定第三方的“小圈子”时,韩国被推到了大国竞争的最前沿,被迫卷入与本国利益无关的地缘冲突风险。

历史的教训并不遥远。“萨德”反导系统的部署,不仅无助于解决朝核问题,反而重创了中韩关系,加剧了半岛局势紧张。如今,如果韩国在芯片、供应链乃至台海、南海等涉及中国核心利益的问题上,不加甄别地追随华盛顿的遏华指挥棒起舞,无异于将自身的国运绑上了一辆充满危险的战车。这绝不会是符合韩国国家利益的“别无选择”。维护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与搬不走的邻国保持良好关系,难道不应成为韩国安全战略最核心的基石吗?

中韩关系发展的根本动力源于双方的共同利益,不针对第三方,也不应受第三方因素影响。回顾中韩建交历程,两国经济深度融合,产业链供应链高度互补,中国连续多年是韩国最大贸易伙伴、最大出口市场和最大进口来源国。所谓“安美经中”路线调整若走向对华疏远,将严重冲击韩国经济民生,损害的将是韩国的根本利益。连美国都在寻求对华管控分歧、保留合作空间,韩国又怎可能解答“非美即中”的单选题?

中韩是搬不走的邻居,对于地区和平稳定有着共同利益关切。这是中韩关系不同于韩美关系的关键所在。处理好对华关系,不是一道在中美之间取舍的“选择题”,而是一道关乎韩国切身利益与发展的“必答题”。一个健康、稳定的中韩关系,本身就是韩国最重要的战略资产之一,是韩国抵御外部压力、维护半岛和平的坚实后盾。做棋手,还是做棋子?韩国的政治精英理应拿出更大的战略决心,从本国长远利益出发,作出独立判断和自主决策。

来源:环球时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