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快评丨期待民营经济促进法充分发挥基础性作用
备受瞩目的民营经济促进法今天在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将于今年5月20日起施行。这是我国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第一部基础性法律,意义重大。
民营经济促进法共9章78条,包括总则、公平竞争、投资融资促进、科技创新、规范经营、服务保障、权益保护、法律责任和附则。
民营经济促进法的立法宗旨是,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保证各类经济组织公平参与市场竞争,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和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在民营经济促进法起草和审议出台的过程中,可以明显感受到两个特点。一是立法进程比较快,二是广泛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尤其是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意见和建议,开门立法,保证这部法律的针对性、约束力和执行力。这既充分反映出党和国家对这部法律制定出台的高度重视,也充分反映出社会各界对这部法律的期盼。民营经济促进法出台水到渠成。
民营经济促进法除了第一次将“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和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等原则性规定写入法律之外,还有很多具体方面的亮点。
在科技创新、投资融资这些事关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方面,民营经济促进法通过“促进投资融资”“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双轮驱动等具体措施,为民营企业破解发展瓶颈提供了制度性方案。
招投标方面的公平待遇一直为民营企业所关注。民营经济促进法以公平竞争审查机制为基础,以负面清单制度为重要抓手,以对违规行为的惩戒措施落实为保障,让民营企业可以与其他所有制企业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依靠自身实力自由参与竞争,拥有更多与能力匹配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机遇。
在权益保护方面,民营经济促进法规定:办理案件应当严格区分经济纠纷与经济犯罪;扣押、冻结涉案财物,应当遵守法定权限、条件和程序;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应当依法或者依合同约定及时向民营经济组织支付账款等。
这些规定都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也具有长远意义。当前,政策规定、行政执法和司法规范等方面的措施陆续出台,一些严重影响民营经济发展信心的障碍也在逐步消除。
民营企业促进法审议通过之后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要积极做好宣传阐释,充分凝聚社会共识,进一步统一思想和行动,统筹推进配套法规制度制定,协调推动各项支持保障举措落实落细,保证法律出台实施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
其中统筹推进配套法规制度制定是一个重要课题,需要在民营经济促进法指导原则下,在行政执法、司法等方面出台有力的配合措施,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法律法规体系。
总之,民营企业促进法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坚持依法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发展既定方针,也是展现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保障作用的坚定决心。尤其是当前稳经济的背景下,这部法律的出台和实施更能增强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家及员工的平等感、获得感,激发其信心和发展动力。
作为我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民营经济促进法也被寄予厚望,能够充分发挥基础性作用。
(作者系第一财经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