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文章网 手机版

一季度深圳重大项目累计完成投资770亿元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6 09:43:00    

今年2月,一座现代化产业园——罗湖新质科技大厦正式动工;3月,融合国际会议、展览、商务等功能的深圳国际交流中心正式完成主体结构封顶;4月,宝安燕罗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开园,为现代企业提供低成本、高品质的优质产业空间,一边项目封顶完工,另一边新项目接续“上马”;同月,东部通航低空融合飞行示范基地在盐田区破土动工,大湾区航空应急救援保障网络迈出了关键一步……

前瞻布局,蓄势赋能。今年以来,深圳一手强抓“硬支撑”,完善体制机制、强化要素保障、加强调度管理,重大项目加速推进、投资结构持续优化;一手紧抓“软环境”,创新政策措施、提升政务服务、搭建对接平台,投资环境持续优化,民间投资活力十足。一季度,1-3月全市重大项目累计完成投资770亿元,投资进度25%,高质量投资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持续澎湃。

支撑稳:项目资金引“活水” 滚动“上新”储备足

在华龙迅达的生产线上,应用具身智能技术的机械臂正精准执行操作,一旁的电脑屏幕实时映射生产流程动画,实现对设备、生产、物料、质量的高效管理;个元科技打造的工业视觉系统,一秒能完成10-12个汽车变速箱齿轮等产品的缺陷检测;智平方自主研发的端到端具身大模型Alpha Brain,将逐步实现晶圆装载、耗材智能更换、精密零件分拣等高精度工艺环节的自动化操作。

工业是深圳发展的硬支撑。推进技术改造,是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关键一招。今年一季度,全市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4%,其中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带动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61.8%,占工业投资比重38.7%。

“对于制造业而言,生产设备是技术创新与工艺升级的保障。”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金融发展与国资国企研究所执行所长余凌曲表示,大规模设备更新意味着企业的大规模资本投入,当下深圳的产业升级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能,企业对深圳的产业升级有更多的预期,也会推动更多的投资实现。

“谋”字为先,“干”字当头。深圳抢抓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自审自发”改革试点机遇,构建“储备-审核-发行-监管”全链条管理体系,已“双通过”形成首批227个、年度资金需求超千亿元的专项债券项目储备清单。目前,专项债“自审自发”改革试点已在深圳落地,首轮发债规模76.76亿元,为深圳市儿童医院科教综合楼、南山智造红花岭产业园等项目引资金“活水”,助力工程有序施工、高效建设。

“投资马车”跑得快,重点项目发挥了显著作用。2025年全市共安排重大项目798个,总投资约3.2万亿元,其中,建设(新建、续建)项目679个,年度计划投资3076.4亿元。1-3月全市重大项目累计完成投资770亿元,投资进度25%。

活力强:开辟投资新空间 企业发展信心足

“投资深圳,我们很放心!”3月19日至21日,深圳面向民间资本连续举办四场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路演推介会,24个项目涵盖能源、交通、水务三大领域,总投资规模约2000亿元。超150家业内民营企业,以及银行机构、投资机构、咨询机构等参与热情高涨,现场超50家机构递交了合作意向。

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市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专职副主任许云飞在现场表示,作为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试点城市,深圳着力构建“政策引导-市场驱动-机制创新”的投融资新生态,通过创新收益共享机制、健全风险分担体系、优化要素保障政策,已形成预期收益稳定、风险管控有效、参与路径多元的市场化运作模式,为民间资本进入重大基础设施领域开辟了广阔空间。

投资有活力,发展信心足。2月,全球排名第一的户外广告巨头法国德高集团落户深圳,从洽谈到注册仅用了不到40天时间;西门子(深圳)磁共振有限公司再度加码深圳,投资超10亿元在南山开建全新高端医疗设备研发制造基地;壳牌全球首个光储充放一体超充站正式通电运营,成为深圳“全球客商纷至沓来,高端要素资源汇集”的生动写照。

“我们早在2016年就在南山区成立了高通深圳创新中心,在推动本地创新和提供客户服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高通公司全球副总裁夏权表示,下一步高通将持续深化与深圳在内的中国产业伙伴间合作,深化5G与AI的融合,推动终端侧AI在消费电子、工业、汽车等领域的规模化落地。

投资深圳就是投资机遇投资未来。致力于打造“全球投资首选地”的深圳,一季度,全市新设外商投资企业2342家,同比增长23.4%,占全国18.6%;截至4月25日,全市预计实际使用外资约159.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5%。(记者 邹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