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庆峰、曹仁贤、李斌等齐聚!合肥这场座谈会,谈出了什么?

刘庆峰、曹仁贤、李斌……在合肥,同时看到多位知名企业家的机会并不多。
4月25日上午,全市民营企业家座谈会召开。市四大班子主要负责人与21家来自不同领域的民营企业负责人,面对面交流,零距离互动,共商民营经济发展大计。
民营经济占合肥经济“大半壁江山”,呈现“55689”的良好态势,即贡献了全市50%以上的GDP、近50%的固定资产投资、60%以上的税收和发明专利授权量、近80%的新增城镇就业和90%以上的市场主体。
信心和发展,是这场座谈会的鲜明主题。
一上午的时间,客观分析形势,积极回应诉求,谋划务实之举,会议传递出合肥坚定不移支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强烈信号。
政企同心、携手奋进,民营经济的“春风”越吹越劲。
01
信心从何而来
“经过长期高强度的研发投入和成果积淀,蔚来正在跑步进入全新的产品周期。”
“维信诺合肥基地是集团投资规模最大、技术和装备水平最先进的研发生产基地。”
座谈会上,民营企业家代表的发言信心如磐,昭示着合肥民营经济发展广阔的前景。
这种信心从何而来?
从国家发展的大坐标看,国力跃升,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改革开放进一步全面深化,教育科技人才量质并进,再加上制度优势、法治健全,都是民营企业不惧风浪的底气。
党的十八大以来,合肥经济总量从全国城市第31位前进到第19位,常住人口总量突破千万,成为全国第16座“双万城市”。

天鹅湖畔。王世保 摄(资料图)
城市能级的快速提升,在方方面面为民营企业发展注入了“强心剂”。
比如,民营企业发展所需的高端人才。合肥人才的加速集聚,不断激发民营企业的创新活力。2024年,全市新增就业参保大学生35万人、高技能人才16.1万人,新认定高层次人才增长1.1倍。
“企业在合肥大力引才聚才,组织多学科人才集智攻关,研发出全球首款搅拌摩擦回填式点焊设备和系列固相3D打印设备。”万宇机械董事长兼总经理万龙说。
日益完善的产业体系,为民营企业创造了更多新的机遇。近些年,合肥聚力打造“6+5+X”产业体系,超前布局量子信息、空天技术、聚变能源等未来产业新赛道,已培育出6个“千亿产业”和4个国家级产业集群,在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中居第13位。

合肥高新区云飞路,因沿线密布量子领域企业而被称为“量子大道”。王世保 摄(资料图)
前行路上,有风有雨是常态。当前,受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影响,民营经济发展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在这种形势下,更要坚定信心,鼓足干劲。
“我们要保持发展定力,增强发展信心,大力支持全市促进民营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市委主要负责人强调。
02
一以贯之的支持
保持信心前行,民营企业并不是单枪匹马。
面对关山万千重,为民营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合肥一以贯之。
民营经济是典型的“候鸟经济”,哪里发展环境好,企业就往哪里“飞”。座谈会上,谈到合肥营商环境时,一家民营企业负责人感慨万千。
“我们曾经尝试布局省内、迈出省外,经过几年的征战,投资重点依然回到合肥。”她说,“合肥的营商环境好、效率高,企业更适合在这片土壤生存。”
民营企业的体感,反映了营商环境的温度。
合肥坚持营商环境“一把手工程”,连续6年迭代《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连续2年跻身“万家民企评营商环境”全国10强。

G60科创走廊九城市“一网通办”综合服务窗口。(图源:安徽图片网)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合肥是全国首批立法保障民营经济发展的省会城市,在行政执法方面,正在探索“亮码检查”“一次查清”,除了食品药品安全、生产安全等事项,最大限度减少检查频次,逐步实现好的企业不查或少查。
作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驱动力,“创新”是企业家们发言中绕不开的话题。
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分享了一个喜讯:在今年大阪世博会,基于讯飞星火大模型打造的“AI孙悟空”,成为中国馆唯一的大模型展项。

讯飞小镇。全媒体记者 杨凤炆 摄(资料图)
在合肥,民营企业创新并不是孤独。合肥创新推行“科大硅谷”模式,引导民营企业联合高校组建创新联合体,累计建成新型研发机构54家,建成国家级孵化器和众创空间65家。
人才、资金、场景、政策等,都是关乎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关键要素。这其中,融资难、融资贵依然是中小微民营企业的一大痛点。
围绕降低民企融资成本,合肥出台民营企业纾困基金,累计投资56笔、4亿元。同时,发挥“政信贷”作用,放宽民营企业申请贷款上限,2024年为1.5万户企业授信超1200亿元、平均利率4.01%。
上下同欲者胜。合肥着力破解民营企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形成了政企双向奔赴、同向发力的生动局面。
03
继续大显身手
“我们将一如既往重视和支持民营经济发展。”谈到下一步工作,市委主要负责人态度鲜明。
过去,合肥的成就离不开民营经济鼎力支持;未来,合肥的发展更需要民营企业挺膺担当。
当前,民营经济发展面临新的变化与挑战,也蕴藏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如何抓住机遇,进一步发展壮大?

蔚来汽车智能工厂。李长龙 摄
春江水暖鸭先知,身处经济一线的企业最有发言权。
座谈会上,企业负责人敞开心扉,畅谈意见建议。
“加快推进算力建设,鼓励大模型关键技术创新,推动教育、政务、司法等行业‘人工智能+’应用。”
“给予相关政策支持,抢占干细胞产业发展先机。”
“共建技术对接平台,开展联合研发专项,实施知识产权共享机制。”
……
发言或长或短,但都聚焦问题、聚焦发展。
市委主要负责人边听边记,与大家深入交流,要求全面梳理企业意见建议,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政企良性互动,发展稳步向前。
针对当前形势和企业诉求,会议也部署了重点工作: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常态化听取企业意见建议,全面落实助企纾困政策......
“希望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强自主创新,完善治理结构,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继续在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合肥篇章中大显身手。”
干事,正当其时。鼓励,激昂斗志。
会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散会了,企业家们面带笑容地走出会场。他们知道,会议结束了,但政企携手奋进的新故事,才刚刚拉开序幕。

高新区蜀西湖美景。全媒体记者 郭如琦 摄(资料图)
文字 | 合肥日报-合新闻记者 葛清政 孟祥齐
出品 | 合报特稿融媒体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