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文章网 手机版

重走红旗渠丨老鹰嘴:悬崖上的精神接力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9 11:15:00    

红旗渠精神永在

“凌空除险”表演(红旗渠风景区供图)

老鹰嘴:悬崖上的精神接力

——“重走红旗渠——沿着精神之路再出发”系列报道之八

安阳融媒记者 李慧

当晨光刺破云层,洒在千仞绝壁上,一只“雄鹰”仿若立于“红旗”之上,极目远眺,意欲振翅高飞。这里就是红旗渠总干渠险峻段之一的老鹰嘴。望向崖壁,60多年前遗留在山体上的一道道凿痕白印仿佛在讲述着当年除险队员用血肉之躯为“人工天河”开辟生路的故事,其下滚滚奔流的红旗渠水也在向世界宣告:精神长河,永不断流。

老鹰嘴的“飞虎神鹰”

很多去过红旗渠纪念馆的游客都会在一张黑白照片前驻足。照片里,腰间捆着麻绳的男人飞荡在百米绝壁上,手里紧握除险钩,正在清除因爆破而松动的石头。这就是“飞虎神鹰”任羊成。

人们在红旗渠施工现场凌空除险(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3月27日,记者来到老鹰嘴,在红旗渠风景区讲解员郝晓玲的引导下,探寻60多年前除险队长任羊成惊心动魄的故事。

1960年2月,“引漳入林”工程正式开工,任羊成拿上行李,带上工具,加入了修渠大军。作为炮手的任羊成每天的工作就是在山腰石壁上打眼放炮。很快,修渠遇到了一个大难题——爆破过后的悬崖峭壁经常有松散的石头坠落,给下方修渠民工带来很大危险。为了排除隐患,保证施工安全,指挥部决定成立除险队。

修渠艰难,除险更加危险。就在这时,身材瘦小的任羊成第一个报了名。面对危险任务,他总是抢着干,因此被大家推选为除险队长。除险队成立后,任羊成终日带领队员腰缠麻绳、头戴柳条帽、手握除险钩,冒着生命危险在险峻地段飞荡除险。因此,他被大家称为“飞虎神鹰”。

“在时刻充满挑战的环境里,危险如影随形。”郝晓玲拿出一张照片递向记者介绍,“这张照片拍摄于1961年,是任羊成34岁时在红旗渠工地被抓拍到的。照片里,他少了四颗门牙,却笑得很灿烂,而照片里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红旗渠景区供图 摄影:魏德忠

郝晓玲指着渠旁的悬崖继续讲述。一次在虎口崖除险时,不巧凹檐顶掉下一块石头,任羊成躲避不及,一块拳头大小的石头不偏不倚砸在他的嘴上,脑袋“嗡”的一声,任羊成失去了知觉。随即,他便在空中旋转起来。工友们急得大声呼唤才喊醒了他。当他仰起头准备向崖上喊话时却发现,似乎有东西压在舌头上,难以出声。他用手一摸,原来自己的一排门牙竟被落石砸倒,舌头也被砸伤了。情急之下,任羊成从腰间抽出一把手钳,生生把牙别了起来,随后吐出一口血水,几颗门牙随之被吐了出去。想到崖下的民工还在等自己,任羊成又默默坚持工作了6个小时。从悬崖上下来,他的脸已经肿得嘴都合不上,但怕领导要他休息,第二天,他便戴着口罩,背上大绳,又上山继续除险。

其实,像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在整个修渠过程中,任羊成受过四次重伤,折过两次腿,还有两次差点丢了性命。当时工地上流传着一句顺口溜:“除险英雄任羊成,阎王殿里报了名。”

在红旗渠修建的10年间,任羊成带领着除险队员们一直战斗在凌空除险的第一线。他们冒一人之险、保众人平安的献身精神,创造出了太行山上的人间奇迹。

2023年6月,96岁的任羊成与世长辞,但他留下的不仅是“腰缠绳索、身悬绝壁”的身影,更有一支传承至今的“任家军”。

从任羊成到“任家军”

“快看,他在悬崖上飞荡起来了!”4月5日,随着一声惊呼,在红旗渠青年洞天河亭实景演出现场,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悬崖一侧。只见系着安全绳的“飞人”在百米悬崖间荡起,此刻,他们的身影仿佛与60年前修渠人的剪影慢慢重叠了起来。精彩的表演引来游客的阵阵掌声,这掌声给演员,也给英雄。

任斌强,任羊成的外孙,是新一代“飞虎神鹰”中的一员。从小听姥爷讲述修渠故事的他在2020年毅然决然加入景区“凌空除险”表演。

“悬挂在百米高空,抬头是壁立千仞的悬崖,俯首是深不见底的峡谷,就算什么都不做,也让人胆战心惊,更别说恐高的我还要飞荡起十几米完成除险任务了。”任斌强说,刚开始训练时,因不得要领,下崖时他的身体总是不受控制,一不小心就会撞得浑身青紫。每到这时,姥爷腰间那因长期工作留下的老茧就像是最有效的“强心剂”,鼓励他坚持下去,永不放弃。

“在姥爷心里,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那时候每次见到我,他都会一遍一遍演示套绳、打护心结,耐心讲解如何在半空保持平衡。我反复练习蹬腿、发力的角度,而现在我也是别人的师傅了。”任斌强说,小时候,“凌空除险”于自己而言不过是姥爷经常讲起的故事,而在切身体验过后,他才真正体会到先辈们修渠时的艰辛。

5年来,已有数万名游客观看过他的表演,也有很多游客等待在崖底,只为和他合影。在任斌强看来,他的工作不仅是演出,更是老一辈用命换来的信念,每演一场,就会让更多人了解修渠的故事,感受到红旗渠精神,也让大家在生活中不会轻易被困难打倒。

“重走红旗渠,观看‘凌空除险’,让我深刻感受到了老一辈修渠人传递给我们的勇往直前的力量。”市第八中学学生郭茗悦说,“任羊成老先生的坚韧勇敢让我明白,无论过程多么艰难,都要坚定目标、决不放弃。”

60年时光流转,老鹰嘴的每一道凿痕都成为了一座丰碑。站在老鹰山下,渠水奔涌的声音与凿石的铿锵声仍不断回响在山谷。从任羊成腰间到任斌强心中,这根跨越时空的绳索一头系着“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祖辈赤诚,一头连着“敢破敢立、善作善成”的青春担当。大山如碑,长渠如歌。当新一代“飞虎神鹰”在悬崖上荡起时,他们不仅是在展现历史,更是在告诉世界: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

(来源:安阳融媒《安阳日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