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起!安阳邀您来“村游”!

《骑行花海》焦国建 摄(“我眼中的最美安阳”摄影大赛获奖作品)
走,一起去“村游”
2025年,中央财政200亿元资金投向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升级,“乡村旅游+”的模式描绘出多元融合的新图景。
“乡村旅游+养老”让青砖灰瓦间流淌着康养时光,“乡村旅游+美食”让炊烟化作舌尖盛宴,乡村不再只是风景的容器,更是一段“记住乡愁”的深度旅程。(策划 贺瑛)
乡村旅游大有可为
安阳融媒记者 李婧瑜
这个“五一”假期,安阳文旅又一次交上了满意答卷。在持续出彩“出圈”中,110万次的数字反映出乡村旅游为文旅市场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多年来,我市立足丰富的自然与人文资源,以乡村旅游为抓手,推动乡村振兴和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从太行山水的壮美到殷商文化的厚重,从传统村落的乡愁记忆到特色产业的创新活力,安阳的乡村旅游正展现出蓬勃生机。

《画出太行美景》常新 摄(“我眼中的最美安阳”摄影大赛获奖作品)
古城安阳集山水之灵、人文之胜于一体,发展乡村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巍巍太行山赋予其峡谷、溪流等生态资源,石板岩镇凭借独特的自然风貌成为写生、摄影胜地;悠悠汤河滋养了农耕文明,小河村、部落村等传统村落保留着浓郁的乡土文化;红旗渠、岳飞庙等人文遗产更为乡村旅游注入深厚底蕴。这些资源通过创意整合,能够打造集生态观光、文化体验、休闲康养于一体的复合型旅游产品,满足游客多元化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文化和旅游部连续多年推出“乡村四时好风光”线路,也为安阳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我市通过深挖四季特色,推出春赏花、夏避暑、秋采摘、冬民俗的全年旅游线路,打破季节性限制。各地以“一村一品”为导向,培育了石板岩写生小镇、部落村农耕研学等特色村,形成差异化发展格局。

《道口古庙会掠影》组照 王保刚 摄(“我眼中的最美安阳”摄影大赛获奖作品)
在安阳,乡村旅游不仅大有可为,更将成为推动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逐渐实现深度融合的文旅产业,进一步放大了乡村价值——非遗手作、民俗节庆、红色故事等文化元素被转化为体验项目,让游客从“看风景”转向“品生活”,推动安阳的乡村旅游从低端观光向高品质休闲升级。

汤阴县韩庄镇汤河拦水坝的七彩水泥台上,国风旗袍秀婀娜多姿,美妙意境油然而生。(刘跃民 摄)
乡村振兴,旅游先行。实践证明,乡村旅游不仅是城乡互动的纽带,更是文化传承、产业振兴的综合载体。展望未来,安阳乡村旅游仍需在品质提升、品牌塑造、科技赋能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乡村旅游+”多元融合,如开发康养旅居、数字文旅等新业态;加强市场化运营,引入专业团队提升服务标准化水平;利用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扩大传播,坚持品质化、可持续发展,打造精品。
山水间的“候鸟式养老”
安阳融媒记者 李雪
5月5日,清晨的红旗渠畔,68岁的退休工程师张卫民在太行山崖柏的清香中练习八段锦,身后是汩汩流淌的“人工天河”。这个曾见证艰苦奋斗精神的红色地标,如今正变身城市老人的康养胜地,每年吸引着全国各地“银发族”前来旅居。
在距离林州市区较近的一处休闲康养民宿,20余套公寓“五一”期间满员运营。该休闲康养民宿不仅环境优美,还开辟了有机菜园、中医养生馆、休闲室等特色设施。“每天听着鸟鸣起床,吃着现摘的蔬菜,血压比在城里时稳定多了。”来自北京的李建国老人向记者展示着智能手环上的健康数据。

林州石板岩镇的特色民宿(安阳融媒记者 张俊军 摄)
如今,各地创新推出的“乡村康养+民宿”模式尤其受欢迎。在林州,许多农户将闲置民居改造为康养客房,老人可体验农耕等农事活动。
张卫民介绍:“我们几个老朋友每年“五一”前就会来山里住几个月,在这里爬爬山、喝喝茶,山里空气清新,而且温度较低,最主要的是每月养老费用较城市低40%左右。”

林州市姚村镇下里街村风景如画(安阳融媒记者 冀坤 摄)
当地创新的“渠畔农家康养”模式激活了乡村的“沉睡”资源。58岁的村民王先生将石砌民居改造成康养院落,王先生算了一笔账:“今年如果能接待20位常住老人,收入比外出打工还要多。”据统计,这种“乡村康养+民宿”模式已覆盖红旗渠沿线众多村落,带动广大农户实现转型。
随着“60后”新老年群体加入,乡村康养正从单纯养老向旅居养老、智慧养老升级。这个夏天,在山村院落里,银发人群正用全新的生活方式,书写着新时代的“归园田居”故事。
来一场田园寻味之旅
安阳融媒记者 张璐
远离城市的喧嚣,到乡村体验田园诗意生活,感受“诗和远方”,来一场味蕾与心灵的双重旅行。乡村游的火爆,美食是其中重要的一环。独具特色的美食不仅是地方文化的代表,也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

《璀璨山乡》巴朝军 摄(“我眼中的最美安阳”摄影大赛获奖作品)
5月4日,在林州市石板岩镇,当农家灶台的炊烟与太行山的晨雾交织,勾勒出一幅诱人的美食画卷。这里依山而建的石头院落里,藏着让游客们念念不忘的乡土味道。“咕嘟咕嘟”冒着泡的铁锅炖是这里美食标志之一,农家散养大鹅、“溜达鸡”,肉质紧实有嚼劲,配上菌类等食材,柴火慢炖,鲜香扑鼻。除此之外还有户外烧烤,野菜做的各种美食等,吸引着大量爱好美食的游客。当暮色笼罩石板岩镇,游客们在星空下举杯畅饮。这里虽没有精致的摆盘,但每一道菜都带着大山的馈赠和农家的诚意,让人吃出记忆里小时候的味道。

滑县道口镇某家烧鸡店的烧鸡宴(资料图)
在滑县道口镇的某家烧鸡店,前来购买烧鸡的人络绎不绝,许多游客更是慕名来到这里,想要品尝正宗道口烧鸡。“我们都是选用当地优质土鸡,用多种名贵中药材和陈年老汤慢火细炖,再经独特的熏烤工艺,使烧鸡色泽棕红,皮酥肉嫩。‘五一’期间,我们的烧鸡销量不错。”该烧鸡店老板说。
“在这里我们吃上了正宗道口烧鸡,香气浓郁,味道让人回味无穷。除此之外,我们还品尝了当地的盘丝火烧、壮馍,都很好吃。除了美食,我们还到道口古街、明福寺塔、森林公园逛一逛,体验一下当地的人文风情。”游客董女士说。

《龙舞古镇》王国鸿 摄(“我眼中的最美安阳”摄影大赛获奖作品)
当你漫步乡村,品尝特色美食,感受田园风光,会让心灵得到休憩,让味蕾尽情绽放。这不仅是一场乐游,更是一次与自然、与美食的深度对话。
(来源:安阳融媒《安阳日报》 视觉支持:安阳市摄影家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