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文章网 手机版

关爱“地球之肾”!山东举办2025年湿地保护宣传周活动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9 16:24:00    

4月18日,2025年山东省湿地保护宣传周暨第56个世界地球日主题宣传活动在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举办,旨在普及湿地保护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增强全社会关心湿地、爱护湿地和参与湿地保护的意识,营造“湿地保护、人人有责,生态红利、人人共享”的良好社会氛围。

湿地作为“地球之肾”,承载着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使命。活动现场,齐鲁最美自然守护者王安东分享了他在黄河三角洲十余年来的候鸟守护经历。曾登上2025年春晚的东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湿地保护中心高级工程师孙燕燕讲述了自己与湿地的故事,并与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生态监测中心副主任赵亚杰共同宣读《湿地保护倡议书》,呼吁全社会形成共同保护湿地、维护湿地生态安全的强大合力,努力构建安全、健康、和谐的生态环境。

记者了解到,这是山东首次举办“全省湿地保护宣传周”活动。去年12月,《山东省湿地保护条例》颁布施行,将每年的4月第三周确定为“全省湿地保护宣传周”。近年来,山东坚持把湿地保护作为美丽山东建设的重要内容,持续推进湿地保护制度建设,科学实施湿地保护修复工程。推进实施了黄河三角洲、南四湖等重点区域湿地保护修复项目,“十四五”以来全省累计修复湿地面积70余万亩。目前,全省已建设国际重要湿地2处、国家重要湿地2处、省级以上湿地公园200处,东营市、济宁市成功入选“国际湿地城市”。以黄河口国家公园为主体,重要湿地、湿地公园等多种保护形式构成的湿地保护体系初步形成。

黄河三角洲,是中国暖温带保存最广阔、最完善、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2024年,东营市成功举办第三届国际湿地城市市长圆桌会议、第二届“沿着黄河遇见海”黄河口国际观鸟季等活动,不断增强“国际湿地城市”影响力。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成功晋升为山东首个世界自然遗产。

记者:李焜染 编辑:曹梦佳 校对:汤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