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力促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发展

96部相机环形拍摄,智能算法建模……走进湖南芒果数智艺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将商代豕形铜尊转化为高精度三维模型,只需10分钟左右。
传统技术下,数字采集时间长、成本高,芒果数智凭借自主研发的算法,将采集效率提高10倍,成本下降80%。公司打造的数字文博平台“山海”应用程序,上线7个月,即完成2.7万件珍贵文物的数字化采集,如今成为近3000万用户的“24小时线上博物馆”,文化遗产成了“可观看、可交易、可交互、可开发”的数字资产。
202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强调:“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形成更多新的文化产业增长点。”
立足实际、守正创新,湖南积极探索具有湖南特色的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发展之路。
在长沙市青竹湖湘一外国语学校,“智慧操场”科技范儿十足:学生动作被摄像头精准捕捉分析,视觉系统可自动评判、快速排名,体育教学“可视、可管、可控、可量”。“用数智赋能教育,既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也打开了教育数字化新天地。”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贺砾辉说。
湖南立足广播影视、新闻出版、信息技术等优势产业,紧盯音视频、数字文博等赛道精准发力。2024年,湖南省音视频产业集群规上企业营收超2827.6亿元、同比增长9.7%。
湖南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厚重的革命文化、活跃的现代文化。用现代科技激活文化优秀基因,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有效提升了文化的传播力、吸引力、感染力。
一档音乐类综艺节目,全网播放量累计达1590亿次。大流量背后,是从舞台到屏幕的全流程技术加持:首创云导播技术,观众能像导演一样切换镜头;人工智能导演“爱芒”,能快速剪辑、生成字幕……“靠的是内容创意,也是自研技术与内容深度共创的一次实践。”湖南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湖南广播电视台)党委书记、董事长龚政文说。
文化和科技融合本身就是改革创新。以改革的思维和办法破藩篱、激活力、强保障,湖南着力探寻文化和科技“双向奔赴”新机制。
勾画新蓝图。把文化和科技融合纳入全省重点改革事项;成立由党政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建立部省联动机制。湖南科学谋划,“挂图作战”,专班推进。
打造新平台。央地协同、省部共建、校企合作。湖南多渠道布局新型研发应用平台,实施技术协同攻关,自研GPU、4K/8K超高清视频解码芯片、音视频多媒体垂类大模型等实现技术新突破,释放新动能。
聚合新生态。设立专项资金、产业引导母基金;构建“行政+司法+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全链条……马栏山(长沙)视频文创产业园,目前已聚集5家主板上市公司,带动4000余家文化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文化企业在找科技支撑,科技企业在找文化场景,我们的任务是当好桥梁,建好生态。”园区党工委书记曾雄说。
“我们将积极探索具有湖南特色的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发展之路,为加快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南篇章提供有力支撑。”湖南省委书记沈晓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