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遍全网都不认识”,武汉地铁站出现“怪字”?没想到是……
武汉一地铁站内出现“怪字”?
近日,
在汉阳琴台附近工作的市民刘女士
向长江日报记者求助,
称琴台地铁站站台艺术墙上的字
“见所未见”,全都不认识。

地铁琴台站内的古琴减字谱。受访者供图
不止刘女士疑惑,
不少到武汉旅游的游客
也在网上求问
“找遍了全网都不知道
这些字是啥意思,
求高人指点”。
这些“怪字”到底是什么?
为确认“怪字”的“身份”,长江日报记者联系上地铁站台工作人员。一名工作人员介绍,这些字是用以装点站台的艺术字:“琴台站艺术墙灵感来源传统典故‘高山流水觅知音’,是4号线钟家村站‘高山’主题的姊妹篇。”
对此,非物质文化遗产“古谱琴歌传唱艺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彭甜解释说:“地铁站内艺术墙内容是《神奇秘谱》中《高山》的减字谱。这本谱子是明太祖之子朱权编纂的古琴谱集,成书于明初洪熙乙巳(公元1425年),是现存最早的中国琴曲专集。”

地铁琴台站内的古琴减字谱。受访者供图
彭甜介绍,减字谱又称指法谱,是古代中国古琴常用的一种以记写指位与左右手演奏技法为特征的记谱法。因为它是将古琴文字谱的指法、术语减取其较具特点的部分组合而成,故名“减字谱”。
武汉音乐学院教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丁承运补充说,在唐代以前,最早的谱子叫文字谱,是用文章叙述的形式记录琴的弹奏方法。
“到了唐代,琴家曹柔在文字谱的基础上加以革新发明了减字谱,用一个字代替一句话。”丁承运举例,减字谱的单个字不能直接读,比如左边一个“大”字,右边一个“九”字,下面一个勾,里面一个“勾”的外框,再加一个“七”,就读作“大九勾七”。“大九勾七”的意思是,左手大指按于第九徽位,右手中指勾弹第七弦。这就是古琴减字谱表达的含义。

古琴减字谱示例。受访者供图
丁承运提到,从唐代至今,有接近200部古琴谱被保留下来,这些琴谱记载了3000多首琴曲,都是使用减字谱记录的,“直到现在,我们的古琴演奏也离不开减字谱。只不过在学校教学或演奏时,会在减字谱上标注五线谱或者简谱”。
原以为是“怪字”,
没想到竟是古琴谱,
武汉,
你还有多少惊喜是我们不知道的!
记者|余睿
编辑|朱晨颖
校对|彭艳
(来源:长江日报)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