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战升级,国内房价要顶不住了?普通人该如何应对?
近期,中美贸易战急速升温,美国单方面将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从 34% 大幅提升至 125%,这一极具挑衅性的举措,瞬间打破了原本就脆弱的贸易平衡。紧接着,中国迅速做出反制,同等幅度上调美国进口商品关税。一时间,贸易的 “战火” 熊熊燃烧,全球经济格局也随之震荡,而国内民众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聚焦到了房价之上。大家心中都萦绕着一个沉甸甸的疑问:这场贸易战的升级,会给本就处于微妙调整期的房价带来怎样的冲击?普通人又该如何在这场经济风暴中,守护好自己的财富与生活?

自 2022 年起,我国房价便已踏上调整之路,诸多利好政策的持续发力,才勉强维持着房价的相对稳定。然而,贸易战的再度升级,无疑给本就敏感的房地产市场带来了新的变数,极有可能加速房价调整的步伐。
贸易战打响后,众多出口企业首当其冲,运营成本急剧攀升,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被严重削弱。为了维持生存,许多企业无奈采取降薪裁员的措施。以苏州的杨亮为例,他所在的出口企业计划裁员 30%,他本人工资也被砍 20%,可每月 1.1 万的房贷却如泰山压顶,让他不堪重负。像杨亮这样的出口行业从业者并不在少数,收入减少甚至失业,使得他们未来充满不确定性,只能搁置购房计划。如此一来,房地产市场的成交量必然萎缩,供大于求的局面愈发突出,房价下行压力剧增。

贸易战对不同城市的房价影响差异明显。深圳、苏州等外贸依存度较高的城市,由于出口行业人员收入减少或失业,二手房挂牌量如潮水般激增,购房需求却急剧萎缩,房价下跌空间被彻底打开。而成都、武汉、西安等以内需为主的城市,此前房价已历经不同程度的下跌,且贸易战对其冲击相对有限,未来房价下跌幅度预计会较为缓和。这种城市间房价的分化,也给购房者和投资者的决策增添了更多复杂性。

贸易战还引发了国内通胀预期上升。我国每年从美国进口大量大豆、玉米、猪肉等农产品,贸易战升温使得这些进口农产品价格上涨,进而带动国内物价水平整体上扬。不仅如此,手机、小家电、化妆品、药品等进口商品价格也纷纷上涨,推动 CPI 指数上升。在此情形下,央行降息计划受阻,甚至可能加息。而利率的变动与房价紧密相关,加息无疑会增加购房者的还贷成本,进一步抑制购房需求,影响房价走势。

贸易战爆发后,外资对国内楼市信心大减,纷纷选择抛房变现,这无疑给国内房地产市场的调整增添了新的压力。一方面,贸易战导致很多人收入减少,高房价愈发脱离民众收入水平,房价泡沫面临破裂风险;另一方面,国内一线城市房价收入比高达 40,二三线城市也在 20 - 25,如此高的比值意味着居民购房压力巨大,房价回归合理价值似乎只是时间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外资的撤离也就不难理解了。

面对贸易战升级带来的诸多不确定性,普通人该如何应对房价波动,守护自己的财富呢?这里给大家提供三条实用建议:一是刚需买房要谨慎,务必 “量力而为”,每月还贷金额最好控制在家庭收入的 30% 以内,避免因房贷压力过大影响生活质量;二是投资炒房者应保持观望态度,当前楼市风险增加,盲目入场很可能被套牢;三是对于此前贷款买房的家庭,若经济实力允许,建议尽快还清房贷,落袋为安,减少潜在风险。

中美贸易战升级给国内房价带来的影响错综复杂,涉及多个层面。作为普通民众,我们无法左右宏观经济政策和贸易局势,但可以通过理性分析和合理规划,尽可能降低风险,守护好自己的生活与财富。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