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时空的追思 孙蔚如将军之子参观武汉受降堂缅怀革命先烈
8月13日,75岁的孙存京——孙蔚如将军之子,于父亲的雕像前久久凝望。身旁,是孙子孙和直。祖孙二人专程从西安而来,在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在父亲(太祖父)当年接受日军投降的故地,进行一次跨越时空的追思。
1945年9月18日,武汉受降堂内庄严肃穆。第六战区司令长官孙蔚如将军,代表中国在此接受侵华日军21万部属投降。

8月13日,孙存京(右)和孙子孙和直(左)从西安来到武汉中山公园的受降堂,重温抗战历史。他们身后展出的是孙蔚如将军曾经穿过的军装。(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任勇 摄)

8月13日,孙存京(右)和孙子孙和直(左)从西安来到武汉中山公园的受降堂,重温抗战历史。(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任勇 摄)

8月13日,孙存京(右)和孙子孙和直(左)从西安来到武汉中山公园的受降堂,重温抗战历史。(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任勇 摄)

8月13日,孙存京(右)和孙子孙和直(左)从西安来到武汉中山公园的受降堂,重温抗战历史。(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任勇 摄)

8月13日,孙存京(右)和孙子孙和直(左)从西安来到武汉中山公园的受降堂,重温抗战历史。(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任勇 摄)

8月13日,孙存京手写了一首父亲孙蔚如将军的诗词,并现场为市民讲述。(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任勇 摄)

8月13日,孙存京和孙子孙和直在武汉受降堂前展示其收藏的1932年9月18日《西北文化日报》剪报,剪报上是孙蔚如将军书写的“誓雪国耻”四个字。(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任勇 摄)

8月13日,孙存京和孙子孙和直在武汉受降堂前展示其书写的毛笔字“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振兴中华”,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任勇 摄)

8月13日,孙存京在武汉受降堂的寄语板上张贴寄语“勿忘国耻 振兴中华”。(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任勇 摄)

8月13日,孙存京在武汉受降堂的寄语板上写下“勿忘国耻 振兴中华”。(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任勇 摄)

8月13日,孙存京收藏的1932年9月18日《西北文化日报》剪报,剪报上是孙蔚如将军书写的“誓雪国耻”四个字。(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任勇 摄)

8月13日,孙存京(左二)和孙子孙和直(左一)从西安来到武汉中山公园的受降堂,重温抗战历史。(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任勇 摄)

孙蔚如将军。(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任勇 翻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