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专精特新”专板加速扩容提质
助推专精特新企业成长跃升,北京“专精特新”专板平台效应加速释放。记者从北京股权交易中心获悉,截至6月底,专板已吸引668家企业上板。今年上半年,又有157家企业奔赴而来。
专板成高精尖产业聚集地
云圣智能自主研发的全自主无人机巡检系统,摆脱对人工飞手的依赖,在电力巡检、森林防火、交通执法等多场景应用,让无人机实现真正“无人化”作业,变身为“空中网格员”“空中护林员”“空中交警”等多种角色。
这家2017年诞生于北京中关村的创新企业,深耕“低空+人工智能”数年,已成长为一家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今年,公司业绩呈现爆发式增长,仅一季度营收就已超过去年全年的水平。
“公司七成是研发人员,人才是我们发展的核心资源。”云圣智能相关负责人说,公司最早在北京市大学生创业板展示,在校园招聘、工作居住证等方面得到一系列暖心支持,帮助企业“招到人”“留住人”。如今,这家公司又在北京“专精特新”专板培育,迈出在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的第一步。
像云圣智能这样的专板“新面孔”,今年上半年共新增157家。记者获悉,截至6月底,北京“专精特新”专板企业数量已增至668家。其中,包括157家孵化层企业、386家规范层企业,125家培育层企业;394家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8家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33家为创新型中小企业。
为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功能,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作为全国首批设立的“专精特新”专板,北京“专精特新”专板在2023年8月正式开板。历经近两年探索,如今,专板培育企业正呈现出数量质量双提升的势头。
专板已成为高精尖产业的聚集地。统计显示,新一代信息技术、软件和信息服务、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前沿科技领域企业占比接近九成。“目前专精特新‘小巨人’已突破100家。”北京股权交易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意味着,专板的“含金量”在进一步提升。
绿色通道机制加速挂牌新三板
去年12月,申报挂牌新三板;今年3月27日,收到同意挂牌函;5月29日,正式挂牌;6月19日,进入创新层……借助三四板绿色通道机制,北京“专精特新”专板企业北京金史密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金史密斯)的新三板挂牌之路按下“快进键”。
2015年,这家企业从北京丰台总部基地的一间办公室起家,创始团队不到10人。经过10年发展,金史密斯已成长为室内健身器材出海的头部品牌。公司研发的走步机、跑步机产品,凭借“轻量化、可折叠、易收纳”优势,再加上智能控制算法和物联网技术,走俏全球市场。去年公司营业收入达7.5亿元,有八成来自海外。
“挂牌审核时间大幅缩短,大大超过我们的预期。”金史密斯公司副总经理、董秘郭凤翔表示,企业在北京“专精特新”专板上板后,借助绿色通道机制,审核效率极大提升,公司未来还计划在北交所上市。
“三四板对接更畅通,这一制度优势效果显现。”北京股权交易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新三板挂牌绿色通道机制,给企业带来了“肉眼可见”的高效和便利。
1月至6月,共有3家企业通过绿色通道机制实现新三板挂牌。绿色通道企业审核效率显著提升,企业从受理到获得同意挂牌函,平均用时仅为37.2个交易日,较北京市申报企业平均审核用时节省三分之一。
真金白银融资奖励将持续加码
除感受到登陆新三板的“加速度”,郭凤翔还说,在进入北京“专精特新”专板后,企业在市场的“能见度”和影响力明显提升。有了专板“背书”,企业已获得多家银行总额超1亿元的纯信用授信。
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正是北京“专精特新”专板设立的一大初衷。截至目前,北京“专精特新”专板在板企业已累计融资超150亿元,其中今年上半年企业股权融资超30亿元。
企业进行股权融资,还有机会获得一笔来自政府的“额外”奖励。为支持引导更多专精特新企业实现股权融资,加快企业高质量发展,在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支持下,专板获得私募股权融资的专精特新企业,可获得最高不超过3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对专板企业实施股权融资奖励,这是北京的全国首创举措。去年是实施奖励的第一年,共有165家专板企业获得近1000万元的奖励支持。“实打实的真金白银奖励,给了我们更充足的发展信心。”一家企业负责人表示。
来源:北京日报
记者:孙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