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区:深化污染防治攻坚 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8月14日,在第三个全国生态日来临之际,建安区以 “深化污染防治攻坚 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为主题,召开2025年全国生态日新闻发布会。许昌市生态环境局建安分局副局长李伟民通报了2025年生态环境保护、污染防治攻坚相关情况,并对下步工作进行解读。相关负责同志也就群众关心的大气、水、土壤及环境执法等问题进行说明。

2025年,建安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秉持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理念,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全力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积极进展。1至7月,全区 PM10 年均浓度92微克/立方米,PM2.5年累计浓度为46微克/立方米,优良天累计122天,同比增加7天,重污染天3天,同比减少1天。颍河吴刘闸国控水质考核断面,稳定达到地表水三类要求;清潩河滹沱闸、小洪河兰南高速市控断面水质稳定;颍汝干渠水源地、农村“千吨万人”和乡镇级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土壤环境保护方面,全区无污染地块和疑似污染地块,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
今年以来,全区生态环境保护围绕污染攻坚年度工作要点、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深入实施“三大攻坚”,环境突出问题整改扎实有力,服务发展能力不断增强,污染攻坚纵深推进,执法监管持续优化,环境领域改革全面深化,“无废城市”建设提质增效,生态环境稳中向好。
在蓝天保卫战方面,建安区坚持问题导向,实施系列污染防治举措,包括排查整治污染防治设施、推进清洁能源替代、治理挥发性有机物等。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已完成1例煤气发生炉清洁能源替代,下步将引导6家砖瓦窑企业退出过剩产能。同时,强化污染应急减排,将326家涉气企业纳入清单;提升环境管理水平,推动20家企业绿色化改造;强化面源污染防治,多领域管控减少污染物排放。针对秋冬季大气污染,已提前谋划。
碧水保卫战中,建安区开展河道水质监测分析,排查入河排放口。通过多项举措保障4个断面水质稳定达标,确保饮用水安全。还谋划了3个重点项目提升水污染防治效能。
净土保卫战里,建安区强化危险废物管控等工作,整治农村环境,实现黑臭水体动态清零,以14个村庄为重点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在优化营商环境及环境执法上,上半年审批25个重点项目,助力灵井档发园区企业解决污水处理难题。执法依托 “双随机一公开”,立案查处4起环境违法行为。
下一步,建安区将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规范提升环境执法效能,守牢环境安全底线,确保各项重点工作任务完成。
编辑/郭彩霞
责编/李晓宇
审核/张江岭 李敏
监制/张向朝
内容来源/许昌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