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文章网 手机版

这座城市的雄心,绝不止于打造网红爆款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5 08:36:00    

今天,上海正式发布《关于支持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的若干举措》,将以系统性的政策创新,为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者搭建起一座前所未有的“梦工厂”。

当下,内容创作日益成为思想交锋、文化塑造的关键阵地,政策若仅局限于传统框架,难以打开崭新格局。细读举措不难发现,这绝非一份简单的产业扶持文件,而是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在数字时代提升文化影响力的战略宣言,更是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的生动演绎。九项政策背后,涌动着一个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对文化新质生产力的深度渴求。

其最鲜明的特质在于“生态思维”——上海着力构建的是一个从创作、孵化到传播的完整生态链。既有技术应用场景支持,又提供前两年免租金的物理空间;既设立专项基金培育产业链,又创新版权质押等融资方式……全链条的政策设计,体现了上海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引领力的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集聚区的决心,彰显了城市治理者对新业态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和邀请创作者创新创业的诚意。

从黄浦区依托小红书总部打造金融与时尚内容高地,到杨浦区借势B站深耕二次元与知识领域,差异化集聚区建设精准嵌入城市既有产业图谱。“星光计划”推荐、“盾牌行动”护航,连同立法参与的“众智平台”,共同构成了权益保障的坚实网络。尤其是人才落户的倾斜、职业技能评价的落地、职称评审通道的拓宽,直指创作者的身份困境与职业焦虑。当国家认证的“全媒体运营师”技能证书与传统职称评定体系开始拥抱那些曾经游走于体制边缘的内容创作者,一种前所未有的职业尊严被郑重赋予。

《若干举措》高明之处在于,它洞悉了优质内容创作的密码:唯有当创作者的个人表达与城市发展的宏大叙事同频共振,才能激发最澎湃的创造力。政策鼓励创作者产出“展现上海城市形象、讲好中国故事”的内容,并非单向索取,而是提供了双向奔赴的舞台:全市地标景区、文博场馆、特色街区等场景资源的系统性开放,市属国企、主流媒体与创作者的“内容共创”机制,都在为创作提供无价的现实素材和灵感源泉。黄浦江畔的灯火、梧桐树下的老洋房、张江实验室的尖端科技……为创作者们输送着源源不断的表达养料。

《若干举措》所倡导的“弘扬主流价值、主流舆论、主流文化”,则为创作者锚定了价值坐标。它要求创作者在流量算法之外,寻找更具时代分量与精神厚度的表达。上海作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生动缩影,其真实的故事、奋进的人民本身就蕴藏着最动人的内容富矿。当创作者将镜头对准这片热土上的开放、创新与包容,便能在个体才华的张扬中,自然汇入阐释中国、沟通世界的磅礴交响。这种价值共振,让创作不止于名利,更升华为一种参与文明创新与传承的时代使命。

政策生命力的关键,在于能否真正转化为万千创作者摸得着的获得感。如何将落户、职称等“真金白银”的条款,转化为清晰、透明、可操作的指南?如何让中小创作者与头部大V共享政策阳光?如何寻找“主流价值引领”与“创作百花齐放”的平衡?这些问题的解答,考验着政策落地的智慧与韧性,也指向文化的包容与制度的弹性。

一座真正的内容创作高地,不仅需要“筑巢引凤”的硬件政策,更需涵养“百鸟争鸣”的生态土壤。这意味着对多元表达形式的包容,对不同风格流派的尊重,以及对创新试错的宽容。当每一个有价值的创意都能在这座城市寻得响应与支撑,“梦工厂”才真正具备了灵魂。

上海历来是中国故事最鲜活的讲述者,也从未停止寻找引领文化表达的崭新支点。《若干政策》的推出,是上海迈向更高维度文化枢纽的主动进化。这座城市的雄心,绝不止于打造网红爆款,而在于构建一个创作者与城市相互成就、价值共生的新范式——不仅以璀璨星光装点自身,更以其源源不断的优质内容,照亮中国文化通向未来的征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