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文章网 手机版

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获得者“电磁利剑”:打造电磁空间体系作战优势,用实际行动维护国家安全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3 16:11:00    

川观新闻记者 吴浩

4月30日,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暨新时代青年先锋奖颁奖仪式在北京举行。本次评选经过严格程序,最终产生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奖个人30名、获奖集体30个,新时代青年先锋获奖者677名。

这其中,来自四川的“电磁利剑”重大装备体系工程团队获得了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的荣誉。这是一个怎样的青年团队,他们有哪些故事?近日,川观新闻记者联系到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采访了某专业组组长吴永生。

“电磁利剑”重大装备体系工程团队。图据央视截图

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信念蹚出一条路

电磁,对普通人来说是一个非常有科技感的词汇。采访一开始,吴永生就用一个比喻描述了团队正在做的事情和意义,“电磁空间作为链接陆海空天和武器装备的纽带基础,是与强敌较量中最先使用、最具颠覆的新域战场,极大影响甚至直接决定传统战场胜负。打造电磁空间体系作战优势,对维护国家安全有着重大现实意义。”吴永生说。

团队奋斗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怎样克服的?面对这个问题,吴永生坦言,因为该工程建设模式在国内尚属首次,无有效经验可以参考,所以不仅意义重大,难度也很大,“该工程跨专业、跨平台、跨作战力量,在统筹协调、信息互通、电磁攻防等方面存在很多技术难点和堵点。”吴永生说,好在大家都坚定了必胜的信念,“二十九所从事的是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保驾护航的光荣事业,前进道路上有风有雨是常态,风雨无阻是坚守。”他回忆说,团队全体同志心里想的就是“怎么克服困难、怎么实现目标,怎么为我军提供最为一流的装备”,在这种信念激励下,大家面对困难就能“云淡风轻”了,“团队在党组织领导下,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信念,硬生生蹚出了一条路来。”

吴永生讲到了一个故事,就是大家“自找苦吃”。这个工程遇到的难点堵点很多,但是谁都没有选择退缩放弃,而是勇于“揭榜挂帅”,甘于自找苦吃。“当时,大家把难点堵点整理分析后,‘平铺’在面前,结合所学专业、业务领域自行认领。”吴永生笑着说,“困难面前有青年,青年面前无困难”。大家你认领几项、我负责几块,困难就这样被分解分配、逐项攻克,最终顺利完成任务。“当然,在完成这样的重大工程中,团队靠的不是单打独斗,而是发挥协作精神,把部队单位和兄弟院所组织起来,大家一起集智攻关、聚力攻坚。”

央视截图。

这是对军工战线全体军工青年的肯定认可

“团结、献身、求实、创新。”当话题来到能够获得中国青年的最高荣誉,团队里的青年发挥了怎么样的精神?吴永生简明扼要地给出了4个关键词。

“团结是指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团队青年通过团结奋斗、攻坚向强,做到了快速成长且独当一面。”他进而补充道,献身是指闻令而动,逆行出征。大家扎根一线,与部队同志一同知重负重、加油加压,为的就是做好每一个细节,向我军交付出顶用耐用好用的先进装备。

“求实,是干字当头、奋勇争先,每年奋战在数十个前沿阵地,一批青年技术骨干脱颖而出、茁壮成长,以实干担当书写着属于自己的青春故事。创新,是指在无有效经验借鉴前提下,大家项目管理与技术创新并驾齐驱,潜心钻研、敢闯敢干,突破多项关键核心技术,推动工程高质量落地。”

如今,团队正重点探索如何将人工智能技术更好融入工程,融入维护国家安全事业。“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是中国青年集体的最高荣誉,能获得此项荣誉,说明团中央、全国青联对我们二十九所青年的各项工作是高度肯定、高度认可的,我们非常激动。”谈及获奖,吴永生直言激动又感动,“作为军工青年,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是我们的选择。这项荣誉,不仅是对团队的肯定认可,也是对在军工战线埋头苦干、无私奉献的全体军工青年的肯定认可。”

“未来,我们将聚焦工程核心应用,加快推进人工智能等尖端技术的应用转化,依靠团队同志聪明才智与辛勤付出,在本领域尽快实现新突破、打开新局面。”吴永生说。

相关文章